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kb体育官网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 碧桂园七只公司债突遭停牌,流动性压力下房企债务风险再引关注
碧桂园七只公司债突遭停牌,流动性压力下房企债务风险再引关注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9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68

3月16日晚间,碧桂园地产集团发布公告称,经公司申请,旗下包括H19碧地3、H20碧地3等在内的七只公司债券将于3月18日(周一)开市起停牌,复牌时间另行确定。这一突发消息引发市场对头部房企债务风险的担忧,也折射出当前房地产行业流动性修复的复杂性。

停牌背后:债务重组预期升温据公开信息,此次停牌的七只债券中,H19碧地3、H20碧地3等四只债券为碧桂园地产集团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私募债,总存续规模约117亿元;H1碧地01-04系列债券则为2021年发行的公募债,存续规模约60亿元。市场分析认为,停牌或与公司推进债务重组方案有关。此前,碧桂园已多次通过展期方式缓解境内债压力,但境外债重组尚未完成。此次集中停牌可能意味着境内债重组进入关键阶段。

最新市场反应:受此消息影响,3月18日港股开盘后,碧桂园股价一度下挫超8%,收盘跌幅收窄至5.3%;其美元债价格跌至面值的10%以下。同期,中资地产美元债指数(Markit iBoxx)本周下跌1.2%,创近一个月最大单周跌幅。

行业困境:销售疲软与政策纾困并行

碧桂园的流动性压力并非个例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1-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9.3%,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降幅达51.2%,市场信心仍未实质性恢复。尽管近期监管部门推出“白名单”项目融资支持政策(截至3月15日,商业银行已审批通过约9000亿元房地产项目贷款),但资金落地进度与房企实际需求间仍存差距。

关键数据透视

- 房企债务到期压力:2024年境内地产债到期规模达6524亿元,其中3-4月为偿债高峰,单月到期量均超600亿元。

- 违约风险扩散:克而瑞数据显示,截至2月末,已有32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,违约债券余额累计超万亿元。

专家分析:风险处置需多维度平衡

针对碧桂园事件,机构分析师指出两大关键点:

1. 境内债重组优先级提升**:相较于境外债,境内债持有人结构更分散,且涉及金融机构、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,需平衡多方诉求。

2. 保交付与偿债矛盾**:2023年碧桂园累计交付房屋超60万套,消耗大量现金流,但销售端未能形成有效回血。

上海某券商固收部负责人表示:“当前政策重点在于‘保项目’而非‘保企业’,房企需通过资产处置、引入战投等方式自救。若销售端无显著改善,债务重组或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。”

未来展望:行业出清加速,政策仍需加码

短期来看,房企分化将加剧。财务相对稳健的保利、华润等央企有望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,而债务压力较大的民营房企则面临更大的出清风险。市场期待更多针对性政策出台,例如进一步放宽核心城市限购、推动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,以激活需求端动能。

碧桂园此次债券停牌事件,再次为行业敲响警钟。在“市场修复期”与“债务清算期”叠加的当下,如何平衡风险化解与行业稳定,将成为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命题。



kb体育官网app下载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